Skip to content
📝 0 个字 ⏱️ 0分钟

口粮

那年冬天,雪下得特别大,把整个村子都埋进了白茫茫的一片里。王老五蹲在门槛上,看着院子里的积雪,手里的烟袋锅子一明一灭。

他的儿子铁柱从屋里出来,搓着手说:“爹,咱家粮不多了。”

王老五没回头,只是把烟袋锅子在门槛上磕了磕。“省着点吃。”他说。

这是1959年的冬天,饥荒已经悄悄爬进了这个北方的小村庄。起初人们还没觉得什么,直到有人开始吃树皮,吃观音土,吃一切能塞进嘴里的东西。

王老五家还算好的。他老伴死得早,就他和铁柱两个人。去年秋收时,他偷偷在屋后挖了个地窖,藏了两袋玉米、一袋红薯。这事他谁也没告诉,连铁柱都不知道。

铁柱二十三了,还没娶媳妇。他性子直,心里藏不住事。王老五常对他说:“柱啊,有些事,说出来就没了。”

铁柱不懂。他只觉得爹太小心,太计较。

雪又下了三天。村里开始有人饿死。先是村东头的李老头,然后是赵家的娃娃。死静悄悄的,像雪落在地上,没有一点声音。

那天晚上,铁柱从外面回来,脸色发白。“爹,张婶家断粮五天了,她家小丫快不行了。”

王老五正在数红薯。一共十二个,他每天数一遍。听到铁柱的话,他的手停了一下,然后又继续数。

“爹,咱能不能...”

“不能。”王老五打断他,“咱家也没多少了。”

铁柱不说话了。他知道爹说的是实话,但他心里憋得慌。那一夜,他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第二天一早,他偷偷拿了一个红薯,塞进怀里,出了门。

王老五在地窖里数来数去,只有十一个红薯了。他什么也没说。

铁柱回来时,脸上有了光。王老五看见他棉袄襟子上沾着一点泥,那泥是张婶家门前特有的红土。

“去张婶家了?”王老五问。

铁柱愣了一下,点点头。

“给她家小丫送吃的了?”

铁柱又点头,然后急忙说:“就一个红薯,掰成四瓣,够她家吃两天的。”

王老五叹了口气。他没骂铁柱,只是说:“明天,张婶会带着她家小丫来咱家门口。”

“为啥?”

“因为你让她知道咱家有粮。”

铁柱不信。但第二天一早,张婶真的来了,牵着她五岁的小丫。那孩子瘦得只剩一双大眼睛,直勾勾地盯着王老五家的门。

王老五把张婶请进屋,从地窖里拿出两个红薯。“就这些了,”他说,“再多就没有了。”

张婶千恩万谢地走了。

铁柱很高兴。“爹,你看,咱救了一条命。”

王老五摇摇头:“明天,来的就不止张婶一家了。”

果然,第二天,赵家、李家、钱家都来了,挤在王老五家的小院里。他们都知道了王家有粮。

“老王,行行好,我家娃三天没吃东西了。” “五哥,借点粮吧,来年加倍还你。” “王叔,我娘快不行了...”

铁柱站在爹身后,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,突然感到害怕。他从没想过,一个红薯会引来这么多人。

王老五站在门槛上,看着院子里的人。雪还在下,落在那些枯黄的脸上。

“乡亲们,”他说,“我家也没多少粮了。地窖里就剩半袋玉米,十来个红薯。咱们村三十多户,分到每家,连一顿都不够。”

人群骚动起来。

“那怎么办?眼睁睁看着人饿死吗?” “王老五,你不能见死不救啊!”

王老五举起手,人群安静下来。“我有个主意。咱们村的祠堂里,还有些梁木能拆。我认识山外的人,能用木头换粮。但这事得悄悄办,不能让上面知道。”

人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
“谁去?”有人问。

“我和铁柱去。”王老五说,“但得等雪停。这期间,我家那点粮,先紧着孩子多的户分分。”

人们同意了。王老五真的打开了地窖,把剩下的粮食都拿了出来。铁柱看见,爹的眼睛红了。

那天晚上,铁柱问爹:“祠堂的梁木真能换粮吗?”

王老五摇摇头:“祠堂早就没梁木了,去年就拆了当柴烧了。”

“那你怎么...”

“我骗他们的。”王老五说,“咱家那点粮,要是硬留着,早晚被人抢。现在主动拿出来,还能落个好名声。等雪停了,我就说山外查得严,换不来粮。”

铁柱愣住了。他第一次发现,爹不像他想的那么善良,也不像他想的那么自私。

粮食分完了,王老五家只剩下五个红薯。铁柱看着那五个红薯,突然明白了爹常说的那句话:“有些事,说出来就没了。”

分享之前,得先思考。思考怎么分,思考分给谁,思考分了之后会怎样。

雪停的那天,王老五真的出了村。三天后他回来,背着小半袋玉米面。他说是从山外黑市上换来的,用了他珍藏多年的一块银元。

铁柱知道爹在说谎。那半袋玉米面,分明是爹临走前从分给各家的粮食中一点点收回来的。他看见张婶家的布袋子还在上面,有个补丁。

但铁柱什么也没说。他学会了,有些事,知道就好,不必说出来。

春天来时,饥荒过去了。野菜长出来了,政府救济粮也来了。人们渐渐忘了那个冬天的苦难,也忘了王老五家曾经分出去的粮食。

只有铁柱记得。他记得爹站在门槛上磕烟袋的样子,记得爹说“省着点吃”时的表情,记得爹把最后一点粮食拿出来时的红眼睛。

多年后,铁柱也有了儿子。儿子六岁那年,拿着自己的糖要给邻居小孩吃。铁柱拉住他,说:“儿啊,分享前先思考。”

儿子不懂,眨着大眼睛问:“思考什么?”

铁柱望着远处的山,想起那个冬天,想起爹的红薯,想起那些挤在院子里的人。

“思考你为什么要分享,思考你分享的是什么,思考分享之后会怎样。”

儿子还是不懂,但把糖放回了口袋里。

铁柱摸摸儿子的头。有些道理,得用一辈子才能懂。而有些教训,一个冬天就足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