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匠的儿子
王铁匠的儿子生来就是个哑巴。
那是1958年的冬天,村里人都说,王铁匠打铁的声音太响,把儿子的嗓子震坏了。王铁匠不信这些,他只知道儿子从娘胎里出来就没哭过一声。接生婆拍打了半天,那孩子只是张着嘴,像条搁浅的鱼,无声地喘息。
"哑巴也好,"王铁匠对躺在床上的妻子说,"省得听那些不该听的话。"
妻子虚弱地点头,眼角挂着泪。她知道丈夫指的是什么——去年村里"拔白旗",王铁匠因为说了句"大炼钢铁炼出来的都是废铁",被批斗了三天三夜。从那以后,他打铁的声音更响了,像是要把所有的话都砸进铁砧里。
他们给儿子取名"王声",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开口说话。
王声五岁那年,村里来了个教书先生。那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,说话慢条斯理,走路一瘸一拐。村里人都叫他"瘸先生"。瘸先生看到王声时,眼睛一亮。
"这孩子眼神灵,"瘸先生对王铁匠说,"让他跟我认字吧。"
王铁匠把铁锤往地上一扔:"认字有什么用?又不能当饭吃。"
"认字能让他知道,这世上除了打铁,还有别的活法。"瘸先生说。
王铁匠盯着瘸先生看了很久,最后点了点头。第二天,王声就坐在了村小学的教室里。他不会说话,但听得见。瘸先生教他认字,教他用手指在地上比划。王声学得很快,不出半年,就能写自己的名字了。
1966年夏天,瘸先生被带走了。几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人冲进教室,说瘸先生是"反动学术权威"。他们把瘸先生的眼镜踩碎,把他珍藏的书本扔进火堆。王声站在人群里,看着瘸先生被推搡着离开。他想冲上去,却被父亲死死拽住。
那天晚上,王铁匠把儿子叫到铁匠铺。炉火映红了父子俩的脸。
"看见了吗?"王铁匠说,"读书人就是这个下场。"
王声摇头,用手指在地上写:"先生是好人。"
王铁匠一脚擦掉那些字:"这世上没有好人坏人,只有聪明人和傻子。"他递给儿子一把小锤,"从今天起,你跟我学打铁。"
王声没有反抗。他接过锤子,学着父亲的样子,把一块烧红的铁砸扁。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,滴在铁砧上,发出"嗤"的声响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王声的手艺越来越好。他打出的镰刀比父亲的更锋利,锄头比父亲的更耐用。村里人都说,哑巴的手艺是天生的。王铁匠听了,只是冷笑。
1976年,瘸先生回来了。他更瘦了,背驼得像张拉满的弓。村里没人敢和他说话,只有王声每天偷偷给他送饭。瘸先生的眼睛已经看不清了,但他一摸到王声的手,就知道是谁。
"你的手,"瘸先生说,"不该只用来打铁。"
王声在地上写:"我能做什么?"
"你能教孩子们认字,"瘸先生说,"就像我当年教你一样。"
王声摇头,写:"父亲不让。"
瘸先生叹了口气:"你父亲怕的是过去的事,但时代变了。"
王声没有回答。他收拾好碗筷,默默离开。走在回家的路上,他听见广播里在说"恢复高考"的消息。
那天晚上,王铁匠喝了很多酒。他醉醺醺地对儿子说:"知道为什么我让你打铁吗?因为铁不会背叛你。你把它打成什么样,它就是什么样。"
王声看着父亲通红的脸,突然拿起一根铁棍,在炉灰上写:"我想教书。"
王铁匠愣住了。他盯着那些字看了很久,突然大笑起来,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。
"好!好!"他拍着儿子的肩膀,"你比老子有种!"
第二天,王铁匠把铁匠铺关了。他带着儿子去了县城,买回一摞课本。王声开始跟着瘸先生学习怎么教书。他依然不会说话,但他会写,会画,会用眼神和手势表达。
1978年春天,村小学重新开课了。王声站在讲台上,看着下面十几个孩子。他在黑板上写下"人"字,然后指指自己,又指指每个孩子。
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师。他们说,王老师的眼睛会说话,他的手势比语言更生动。他教他们认字,教他们算术,还教他们打铁——王声在校园角落里搭了个小铁匠炉,教孩子们做简单的铁器。
王铁匠常常站在远处看着。他的背已经驼了,头发也白了,但眼神比从前柔和了许多。有时候,他会走进教室,默默地帮儿子修理桌椅。村里人都说,王铁匠变了。
1985年,瘸先生去世了。临终前,他拉着王声的手说:"你证明了,教养胜过天性。"
王声哭了,依然没有声音,但眼泪滚烫。
葬礼过后,王声在瘸先生的坟前立了块铁碑。那是他亲手打的,上面刻着"恩师"二字。王铁匠站在儿子身后,突然说:"我错了。"
王声转身,看见父亲老泪纵横。
"我以为铁是最硬的,"王铁匠说,"但你的心比铁还硬。"
王声摇头,在地上写:"不,是最软的。"
王铁匠看不懂这话,但他知道,儿子已经长成了比他更好的人。
1999年,王声被评为"全国优秀教师"。他去北京领奖的那天,全村人都来送行。王铁匠已经走不动了,他坐在轮椅上,对儿子竖起大拇指。
王声跪下来,抱住父亲。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拥抱父亲。一个月后,王铁匠安详地走了。临终前,他嘱咐村里人,不要给他立石碑。
"用我儿子打的铁碑,"他说,"那才是最好的。"
如今,王声已经退休了。但他仍然每天去学校,教孩子们写字、打铁。村里人都说,王老师虽然不会说话,但他的每一个手势,每一道眼神,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:人可以被命运剥夺声音,但不能被剥夺发出光芒的权利。
在村小学的墙上,挂着一幅王声写的字:"教养胜过天性"。这是他教给每一届学生的第一课,也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写就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