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身
李大山站在脚手架上,仰头望着还有十二层未完工的楼房。阳光刺眼,他眯起眼睛,汗水顺着黝黑的脖颈往下淌。
“大山,发什么呆呢?抓紧时间,今天要把这层的水泥浇完。”工头在下面喊。
他应了一声,弯腰拎起水泥桶。这个动作他做了二十年,从十六岁到现在三十六岁,腰早已习惯了俯身的姿态。
二十年前,他刚从村里出来,跟着表哥来到省城。那时候他个子还没长开,瘦得像根竹竿,却偏偏要学别人做建筑工。第一次上脚手架,他两腿直打颤。
“怕高就别干这行。”当时的工头吐着烟圈说。
李大山没说话,只是第二天又来了。他学着别人的样子俯身提水泥,一桶又一桶。晚上回到工棚,腰疼得直不起来。
“攀高者,必精于俯身。”老工头有一次看他累得直喘,突然说了这么一句。那时李大山不懂,只觉得是老头的故弄玄虚。
如今他懂了。
二十年过去,他从学徒做到了班长,手下管着七八号人。新来的小伙子们总爱昂着头往上爬,恨不得一天就爬到顶。李大山不说什么,只是让他们从提水泥开始。
小陈是最近来的,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,家里穷,只好出来打工。小伙子有股傲气,总觉得提水泥是埋没人才。
“班长,我想学绑钢筋,那个技术含量高。”有一天小陈对他说。
李大山没抬头,手里的抹刀熟练地将水泥抹平。“先把水泥提好了再说。”
小陈撇撇嘴,不情不愿地拎起桶。才提了三趟,就喘得不行。
“你这样不行。”李大山终于直起腰,“提水泥不是光靠蛮力。腰要弯到位,腿要蹬实,呼吸要匀。你看我。”
他示范了一遍。弯腰,提桶,起身,行走,每个动作都流畅得像舞蹈。小陈看得目瞪口呆。
“班长,你怎么做到的?”
“干了二十年,猪都学会了。”李大山难得地笑了笑,“记住,要想往上爬,先得学会低头干活。”
那天下午,小陈老老实实提了一下午水泥。下班时,腰都直不起来了。
“明天还提吗?”李大山问。
“提。”小陈咬着牙说。
李大山点点头,没再说什么。他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,也是这样过来的。
工程进行到一半时,出了事故。不是他们班组,是隔壁楼的。一个年轻工人没系安全绳,从十层摔下来,当场没了。整个工地静默了一天。
晚上,小陈来找李大山,眼睛红红的。
“班长,那小伙子才十九岁。我...我有点怕。”
李大山递给他一支烟。“我也怕过。”
“那你怎么...”
“越是怕,越要小心。越是往高处走,越要记得低头看路。”李大山吐出一口烟圈,“那个小伙子我见过,总爱昂着头往上冲,安全绳系得松松垮垮。我说过他一次,他没听。”
小陈沉默了很久。
从那天起,他提水泥更认真了。不仅提水泥,系安全绳也比谁都仔细,检查了一遍又一遍。李大山看在眼里,没说什么。
三个月后,主体结构完工了。这是市里的重点工程,五十层的高楼,他们公司中标的那一刻,老板差点乐晕过去。
封顶那天,老板亲自来工地,带着记者和摄像机。工人们都很兴奋,这是要上电视的。
“找个代表,最后一个螺栓让他来拧。”老板对工头说。
工头眼睛扫过人群,最后停在李大山身上。“大山,你来吧。这里就数你资格最老。”
人群一阵欢呼。李大山却摇了摇头。
“让小陈去吧。年轻人需要鼓励。”
工头愣了愣,随即明白了什么,点点头。
小陈被推出来时,整个人都懵了。“班长,这怎么行,你...”
“别废话了。”李大山把工具塞到他手里,“记住,越是到高处,越要稳当。”
摄像机跟着小陈上了楼顶。李大山在下面看着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老工头的那句话。
攀高者,必精于俯身。
他笑了笑,弯腰拎起地上最后半桶水泥,朝搅拌机走去。
电视上,小陈正小心翼翼地拧着螺栓,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得像教科书。李大山知道,这小伙子将来能成个好工人。
也许还能成个好的班长。
水泥倒入搅拌机,扬起一片灰尘。李大山眯起眼,看着五十层的高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真高啊。他想。
然后他继续俯身,开始收拾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