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页间的永恒之旅
李明远轻轻拂去书架上的灰尘,就像抚摸一位老朋友的脸庞。这座小镇图书馆已经陪伴他四十年了,从青葱岁月到白发苍苍。然而,一纸通知宣告了它的命运——因资金不足,图书馆将在三个月后关闭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商业中心。
"书籍是永不过期的护照。"李明远常常这样告诉来访的读者。这句话是他年轻时从一位老教授那里听来的,如今已成为他的人生信条。
年轻时,李明远曾梦想环游世界,但家庭的重担让他无法离开小镇。然而,书籍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。通过阅读,他"漫步"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,"攀登"了喜马拉雅山脉,"探索"了亚马逊雨林的奥秘。他的护照上没有 stamps,但他的心灵却已环游世界。
"李老师,您又在发呆了。"年轻的小林打断了他的思绪。小林是图书馆的志愿者,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,对这座即将消失的图书馆充满感情。
"我在想,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挽救这座图书馆。"李明远叹了口气。
小林摇摇头:"镇政府的决定已经做出,很难改变了。现在连来图书馆的人都越来越少了,大家都习惯在网上看书了。"
李明远沉默了。他知道小林说的是事实。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,实体图书馆似乎正在失去它的价值。但他坚信,书籍作为"永不过期的护照"的价值永远不会消失。
那天晚上,李明远辗转难眠。他想起自己年轻时,如何在图书馆的角落里,通过一本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"旅行"到遥远的东方;如何通过一本《海底两万里》"潜入"深海,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。那些经历如此真实,以至于他常常在梦中重温那些"旅程"。
第二天,李明远有了一个主意。他决定组织一个名为"书籍护照"的活动,鼓励社区居民通过阅读"旅行"到不同的地方,并在特制的"阅读护照"上盖章。
小林对这个想法感到兴奋:"这太棒了!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像真实护照一样的册子,每读完一本书,就盖一个代表那个地方的印章。"
活动很快得到了社区的支持。李明远和小林设计了精美的"阅读护照",封面印着"书籍是永不过期的护照"的字样。他们还准备了各种印章,代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。
活动启动那天,出乎意料地来了很多人。有老人,有年轻人,还有父母带着孩子。李明远站在图书馆中央,向大家介绍活动的意义。
"护照让我们跨越国界,探索世界,但它有有效期限制。而书籍,作为精神世界的护照,却永远不会过期。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翻开一本书,我们就能立即踏上旅程,不受时间、空间或年龄的限制。"李明远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活动开始后,图书馆重新焕发生机。人们纷纷借阅书籍,然后回来分享自己的"旅行"经历。
十岁的小明读完了《环游世界八十天》,兴奋地告诉李明远:"李爷爷,我'去'了伦敦、巴黎、孟买和香港!我看到了大本钟、埃菲尔铁塔、泰姬陵和维多利亚港!"
退休教师张阿姨读了一本关于意大利艺术的书,她说:"我从未去过意大利,但通过这本书,我仿佛站在了西斯廷教堂,仰望着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壁画。那种震撼,不亚于亲眼所见。"
甚至一些平时不读书的年轻人也参与进来。大学生小王读了一本关于非洲的书籍后说:"我一直以为非洲就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,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非洲的多样性和美丽。我现在真的想去非洲看看,亲身体验那里的文化。"
随着活动的进行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书籍的价值。他们发现,通过阅读,他们可以"旅行"到任何地方,体验任何文化,而且这种"旅行"的能力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。
三个月后,镇政府召开了一次会议,讨论图书馆的未来。李明远被邀请发言。
"书籍是永不过期的护照。"他再次重复了这句话,"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常常忘记了停下来,通过阅读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。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存放书籍的地方,它是一个社区的心脏,一个让人们通过阅读'旅行'到任何地方的平台。"
他的发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。许多参与"书籍护照"活动的居民也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感受。最终,镇政府决定保留图书馆,并增加资金支持,将其改造为一个现代化的社区文化中心。
消息传来,李明远感到无比欣慰。他知道,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。不久后,他决定退休,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交给小林。
退休那天,李明远站在图书馆门口,看着来来往往的读者,心中充满了满足感。他知道,即使他不再在这里工作,图书馆的精神——书籍作为"永不过期的护照"的精神——将继续传承下去。
多年后,当李明远已经白发苍苍,他仍然经常来到图书馆。看到新一代的读者在这里通过书籍"旅行"到世界各地,他感到无比欣慰。
有一天,一个小女孩跑到他面前,兴奋地说:"李爷爷,我'去'了埃及!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!书籍真的是永不过期的护照!"
李明远微笑着点点头,心中充满了温暖。他知道,只要还有人在阅读,书籍作为"永不过期的护照"的价值就永远不会消失。而这种价值,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,永恒不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