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护
老张第一次看见那个女孩是在医院走廊里。她穿着蓝白条纹的病号服,瘦得像根竹竿,头发稀疏得能看见头皮,却用一根红头绳扎了个小辫子。她正踮着脚,试图够到饮水机上的纸杯。
"我来帮你。"老张走过去,替她接了一杯水。
女孩接过水杯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"谢谢爷爷。"她说。老张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着住院病人的塑料环,上面写着"血液科,7床,林小雨,12岁"。
那是三年前的春天。老张六十五岁,是医院的清洁工。他每天的工作是拖地、擦窗、倒垃圾。自从老伴去世后,他就住在医院后面的小平房里,把医院当成了家。
第二天清晨,老张拖地时又看见了小雨。她坐在走廊长椅上,膝盖上摊着一本图画书。
"爷爷,你能给我讲个故事吗?"小雨仰着脸问。
老张放下拖把,在裤子上擦了擦手。"我...我不太会讲故事。"
"没关系,随便讲什么都行。"小雨拍拍身边的位置。
老张坐下来,讲起了他年轻时在乡下种地的日子。讲着讲着,他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说过这么多话了。小雨听得入神,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。
从那天起,每天清晨的讲故事时间成了两人的约定。老张讲他年轻时的事,讲他和老伴怎么认识的,讲他第一次看见大海时的震撼。小雨则告诉他学校里的事,她最喜欢的数学课,还有她养过的一只叫"棉花糖"的小白兔。
"爷爷,你怕死吗?"有一天,小雨突然问道。
老张愣住了。他看见小雨手臂上新增的针眼,知道她又做了一次化疗。"这个嘛..."他挠挠头,"活到我这个岁数,死倒不怕,就是怕疼。"
小雨笑了,"我也是。打针可疼了,但我每次都忍着不哭。护士阿姨说我是最勇敢的小病人。"
"你确实很勇敢。"老张说。他想起自己每次看见针头就腿软的样子。
夏天来了,医院里的空调呼呼地吹。小雨的头发掉光了,戴着一顶粉色的毛线帽。她的脸色更苍白了,但眼睛依然明亮。
"爷爷,我可能要死了。"一天早晨,小雨平静地说。
老张手里的抹布掉在了地上。"别瞎说,医生会有办法的。"
小雨摇摇头,"我听见医生和妈妈说的话了。我的病很难治。"她顿了顿,"爷爷,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?"
"什么事?"
"我走后,你能每天来给我讲故事吗?就在医院后面的小山坡上,妈妈说我会在那里。"
老张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。他点点头,说不出话来。
那天晚上,老张失眠了。他想起自己的儿子,如果还活着,也该有四十多岁了。二十年前那场车祸带走了儿子和儿媳,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孙子——后来也被亲家带去了国外,再没联系。老张和老伴把孙子的照片放在床头,每天看着,直到老伴也走了。
第二天,老张没见到小雨。护士告诉他,小雨病情突然恶化,被转去了重症监护室。
一周后,小雨的妈妈找到正在擦窗户的老张。她眼睛红肿,手里拿着一个铁皮盒子。"小雨让我把这个交给您。"她说,"她...她昨晚走了。"
老张接过盒子,感觉有千斤重。他打开盒子,里面是一叠画纸,每张上面都画着老张讲过的故事场景:金黄的麦田、蓝色的大海、老张和老伴的婚礼...最下面是一张字条:"爷爷,别忘了我们的约定。"
葬礼那天,老张穿上了他唯一的一套西装。小雨被安葬在医院后面的小山坡上,那里能看到整个医院。老张站在人群最后,看着那个小小的棺材被缓缓放入土中。
从那天起,每天黄昏,老张都会带着一个小板凳,坐在小雨的墓前,讲一个故事。有时是回忆,有时是他当天看到的有趣的事。春天讲花开,夏天讲蝉鸣,秋天讲落叶,冬天讲飘雪。
医院的同事们都说老张疯了。一个清洁工,整天对着坟墓说话。但老张不在乎。他只知道,当他对着小土堆讲故事时,能感觉到小雨还在听。
一年后的清明节,老张照例来到墓前。他刚坐下,就发现墓碑前放着一束新鲜的野花。花束下压着一张纸条:"爷爷,我是小雨的朋友小梅。她生前常说起您,说您是她见过最勇敢的人。我也得了和她一样的病,能给我讲个故事吗?"
老张抬起头,看见不远处站着一个戴黄色毛线帽的女孩,正怯生生地望着他。
老张招招手,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板凳——他总多带一个,以防万一。
"过来吧,"他说,"今天我要讲一个特别勇敢的小女孩的故事..."
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,一直延伸到山坡下的医院。在那里,又有新的病人进来,旧的病人离开,生与死每天都在上演最普通的戏剧。而老张知道,真正的勇气不是不怕,而是明明害怕,却依然选择守护那些值得守护的东西——一个约定,一段回忆,或者,只是一个需要听故事的小女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