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📝 0 个字 ⏱️ 0分钟

无计划的终点

老张坐在摇椅上,望着院子里那棵枯死的枣树。树死了三年了,他总说要砍掉它,种棵新的。三年了,枣树还立在那里,像个倔强的老人。

"爸,吃饭了。"儿子在屋里喊他。

老张没动。他盯着枣树,想起三十年前自己种下它时的情景。那时他刚结婚,妻子说想吃自家种的枣子。他二话不说,第二天就去集市买了树苗。挖坑、施肥、浇水,一气呵成。妻子站在旁边笑,说他是急性子。

"爸!"儿子提高了嗓门。

老张慢吞吞地站起来,膝盖发出咔咔的响声。他今年六十五了,走路时总感觉腿里灌了铅。

饭桌上,儿子一边扒饭一边说:"爸,我打算去深圳。"

老张的筷子停在半空。"去干啥?"

"打工啊,听说那边工资高。"儿子眼睛发亮,"我同学王强去年去的,现在一个月能挣八千。"

"八千?"老张哼了一声,"你知道深圳房租多少不?你知道那边一碗面多少钱不?"

儿子不说话了,低头扒饭。

"想去就去吧。"老张突然说,"反正你在这儿也是闲着。"

儿子抬起头,眼睛又亮起来。"真的?那我明天就去买票!"

"急啥?"老张皱眉,"你得先想清楚去了干啥,住哪儿,找谁帮忙。光想着挣钱,挣了钱干啥用?"

"先挣了再说呗。"儿子嘟囔。

老张摇摇头,不再说话。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这样,满脑子都是想法,却从没认真计划过。种枣树是他为数不多做成的事,因为那时有妻子在旁边盯着。

第二天一早,儿子不见了。桌上留了张字条:"爸,我去深圳了,别担心。"

老张捏着字条,手直抖。他走到院子里,看着那棵死枣树。三年前树刚死时,他就该砍掉它。拖到现在,树根肯定都扎得老深了,更难处理。

村里王老汉路过,看见老张站在那儿发呆。"老张,看啥呢?"

"看这死树。"老张说,"该砍了。"

"早该砍了。"王老汉点头,"我家有电锯,借你用?"

老张犹豫了一下。"算了,改天吧。"

王老汉摇摇头走了。老张知道他在想什么——这个老张,什么事都拖。

中午,老张接到儿子电话。"爸,我到深圳了!这儿楼真高!"

"住哪儿?"老张问。

"先住旅馆,明天去找工作。"

"旅馆多少钱一晚?"

"一百二..."儿子声音小了下去。

"一天一百二,十天一千二。"老张算给他听,"你带了多少钱去?"
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。"两千..."

"两千够住几天?"老张叹气,"找到工作前吃什么?"

"我...我没想到这些。"儿子声音发虚。

老张挂断电话,走回屋里。他从抽屉深处摸出一本存折,那是给儿子结婚用的。他盯着存折看了很久,最后叹了口气,放回去。

三天后,儿子又打电话来,声音蔫得像霜打的茄子。"爸,钱快花完了,工作还没找到..."

"回来吧。"老张说。

"不!"儿子突然激动起来,"我不能就这么回去!多丢人啊!"

"那你打算怎么办?"

"我...我再想想办法..."

老张挂掉电话,走到院子里。他盯着死枣树看了很久,突然转身进屋,翻出存折,又给王老汉打电话借电锯。

电锯轰鸣声中,死枣树轰然倒地。老张擦了把汗,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树干。他拿出手机,给儿子转了五千块钱,附言:"先应急,想清楚再行动。"

晚上,儿子发来消息:"爸,我找到工作了,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,包吃住。"

老张回复:"好好干。"

一个月后,儿子又打电话来。"爸,我想明白了。服务员不是长久之计,我打算报个电脑培训班,学编程。"

"学费多少?学多久?学完能找到工作吗?"老张问。

这次儿子回答得很流利:"学费八千,学六个月,培训机构保证就业,不然退一半学费。我已经打听好了,学完起薪至少六千。"

老张笑了。"钱够吗?"

"我这两个月攒了四千,还差四千..."

"我明天给你打过去。"老张说。

挂掉电话,老张走到院子里。死枣树的地方现在是个土坑,他打算明天去买棵新树苗。这次他要先想好种什么品种,施什么肥,多久浇一次水。

就像儿子终于明白了,光有目标不够,还得有计划。否则,那只是个永远够不着的愿望,像挂在枯树枝上的最后一颗枣,看着近,却怎么也摘不到。